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伟杰
老一辈广州人都知道,起义路以前叫维新路。1919年,市政府拆内街建路,该路成为当时广州最宽阔的马路之一。
之所以取名“维新”,因路段穿过清朝衙门空地而拆建,如抚台前空地、按察司等,取其维新变革之意。1948年,曾改名中正路。1950年,复名维新路。1966年后,为纪念1927年12月的“广州起义”事件,定名起义路。
起义路北接中山五路,南至海珠广场,整条路只有短短1公里。今天,帮小记从起义路的北段开始,带大家走进这短短里程中饱含的悠悠历史。
4月2日早上9时30分,我们来到第一站:广州起义纪念馆。
该旧址位于起义路200号之一。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攻克公安局,并在此建立了广州苏维埃,后人尊称为“广州公社”。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四面有2米多高的围墙,院内包括苏维埃政府办公楼、工农红军指挥部、警卫连连部、监狱等,总面积5992平方米。起义总指挥张太雷、苏维埃政府委员和工人赤卫队负责人周文雍、工农红军领导人叶挺、叶剑英等曾在这里指挥战斗。
建国后,除工农红军指挥部及拘留所为市公安局使用外,其余建筑于1987年由政府拨款进行维修,并按原貌复员,辟为广州起义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古旧牌匾,而这又叙说着另一个老广故事……
来源|羊城派
责编|何裕华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