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News
吃了那么多年的“裹蒸粽”,居然不是粽子?
2016-06-07 羊城派 原创
裹蒸粽和普通粽子有咩区别?广州边度买到正宗的裹蒸粽?吃货帮话你知!

文/图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端午节要到了。对于不少吃货来说,他们可以用一种食物,来标记传统节日:元宵节来了,那是汤圆节;中秋节来了,那是月饼节;现在端午节来了,那是粽子节。

作为资深老广,提到粽子,你可能会马上想到裹蒸粽。

要问裹蒸粽哪家强,老广会告诉你:肯定是广东肇庆。

作为广州人,韬哥我自小就被教育,这种四四方方个头大的东西,就叫“裹蒸粽”。不过在一边品尝美味裹蒸粽、一边百度“裹蒸粽”词条时,韬哥获悉一观点,“裹蒸不是粽。”啊,我们吃了那么多年的裹蒸粽,原来不是粽子?据说,这种观点是肇庆当地为裹蒸技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提出的。

不管裹蒸粽是不是粽子,韬哥向旅居广州的肇庆人士打听,“裹蒸粽”和一般咸肉粽相比,差别还是挺大的!

听肇庆人士介绍,广州人民中路和中山六路交界处,可以买到比较正宗的裹蒸粽。

图为裹蒸粽VS普通粽

市售的粽子一般分两类:店铺中间摆着的个头大的(每只超过20元),边边货柜摆着的个头小的(每只10元左右)。

两种粽子有什么区别?店老板说区别大了!

“贵的那些是正宗肇庆裹蒸粽,便宜的那些是普通的粽子。”

“我们肇庆的裹蒸粽个头大,四四方方包出来象个岛一样的形状,其他粽子不是。”老板先从外形上区分裹蒸粽和普通粽。

“其次是包裹的材料上,肇庆裹蒸粽用的是柊叶,普通粽子用的是竹叶。”韬哥百度了一下,柊这种植物在肇庆比较多,本身也是肇庆特产。据说拿这种叶子煮水饮用,有清热利尿,治音哑、喉痛、口腔溃疡,解酒毒等功效。“两种粽子一起蒸,一定是那个用柊叶包的味道比用竹叶包的香。”


裹蒸粽特有的柊叶

“广州好多地方过了端午节就不卖粽子了,但在肇庆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裹蒸粽。”老板一席话,点出裹蒸粽和一般粽子的最大不同:

在我国不少地方,粽子被视为祭祀屈原的产物,将糯米猪肉等食材包裹在竹叶中然后投进江中。但老板介绍称,肇庆裹蒸粽的诞生和屈原关系不大,“最早是军粮,古时当兵的难吃到饭,于是就用柊叶包裹糯米和食物,用水一蒸就能吃了。”老板称,用柊叶包出的裹蒸粽,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久而久之农民们也学着包裹蒸粽,以便在辛苦劳动之余可饱餐一顿。

“你到我家买的裹蒸粽,不用冰箱保存也不会变坏。”为了证明柊叶所包裹蒸粽确实不易坏,老板特别提醒。

“我们不仅仅在端午包裹蒸粽,”老板称,肇庆人过年时包裹蒸粽比端午时还勤快。正因为肇庆裹蒸粽的传承和制作和传统的粽子有太多不同,所以肇庆相关学者在早年将裹蒸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提出了“裹蒸不是粽”的观点。

裹蒸粽到底是不是粽子?韬哥给出的答案是……捻咁多做乜嘢啊?!有得食就系啦!开饭!

来源|羊城派
主持人|王嘉康
责编|王嘉康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