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对于广州地铁和一众“铁丝”来说,每年的6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97年6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首通段通车,标志着当时广州市民期盼30多年的地铁梦圆。从此,每年的6月28日便成为广州地铁非官方“生日”。如今,广州地铁已陪伴广州市民走过19年。
19年的时光,广州经历了地铁从无到有、从1条线到9条线、从开线之初起观光作用到如今成市民日常通勤主要交通工具的过程。因为地铁的建设运营,广州城顺着地铁线路建设发展,越来越多人搭地铁的同时也让广州“越长越大”;因为客流量大,乘客对地铁提出服务要求,一些爱心服务应运而生;因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广州市民的不少悲欢离合故事,发生在地铁上。
你有关注广州地铁的变化吗?你对广州地铁的建设有什么建议?你有哪些和地铁有关的故事愿意和街坊们分享?本周,羊城派一周话题将和你一起,聚焦广州地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pai.ycwb.com)
19年前自德国进口至广州的安达西门子列车,在19年后的今天依然为广州地铁服务
规模之变:当年一条观光线,如今区区有地铁
1997年6月28日,通过近4年建设,广州地铁1号线西朗至黄沙段于当天通车。通车当天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批广州市民涌到黄沙地铁站尝鲜。尽管当年的广州,市民只要花1元钱就能搭公交车从黄沙到芳村,但很多市民还是愿意花5元票价搭乘当时只有5个站,以“观光试运营”名义运营的地铁1号线。
和如今16个站的1号线相比,当时黄沙以东的部分还在建设中,按1997年广州的行政区划,只有芳村和荔湾两区有运营中的地铁,越秀、东山、天河三个区有建设中的地铁,其余各区均无运营和建设地铁。1997年的广州,地铁还是稀罕物。
到了2016年“628”,地铁对于广州市民来说不再是稀罕物。如今正在运营中的地铁线路已达9条,还有9条线路正在建设中;现有广州的11个行政区,均有正在运营或建设中的地铁线路。预计到今年年底,地铁6号线二期和7号线首期可以通车。更多广州市民将享受地铁带来的便利。
车型之变:过去进口列车,如今广州自造列车
许多广州市民提及广州地铁,可能还记得这样的一幕:1997年4月9日,广州地铁1号线第一组列车,由轮船从德国汉堡港运抵广州黄埔港。由于缺乏制造经验及当时广州对于地铁建设具有前瞻性,广州选择向德国购买列车及相关信号系统。对于报价,时任市长黎子流后来接受采访时曾抱怨价格太贵,“德国总理向我们的中央领导施压,价钱比其他国家高了30%。后来呢,我们找到吴仪,她是个女强人。她说不行不行,那么贵,要给他顶回去。后来还是照顾大局,把价格降低了2/3。本来贵30%啊,结果只贵10%。”如今,这款被地铁迷昵称为“大西”的黄颜色列车,已经在广州地铁1号线陪伴大家19年,至今车况良好,看不出已“芳龄十九”。
由于1号线从德国进口的车辆和机电设备投资占80%以上,光是车辆和机电设备投资就达52.55亿元人民币。到了地铁2号线开工时,国家便对广州作出了机电设备国产率要达到70%的要求。广州市老领导林树森在《广州城记》一书中称,时地铁公司与国内企业对1号线进口设备进行研究,在技术水平不低于进口设备情况下将车辆、信号系统等设备实现国产化,最终使2号线设备国产率达到71.34%,投资额下降至仅需21.31亿元人民币。自此,广州地铁除APM线外,其余线路全部使用国产列车。
长春、青岛、株洲,上述三座城市是广州地铁国产列车的主要产地。2010年4月30日,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正式在广州揭牌,标志着广州开始自行制造地铁列车。如今在2号线、3号线和8号线,广州市民都有机会搭到产自广州的地铁列车。
因你而变:这些线路和站点,因市民建议而改变
广州地铁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运营中的地铁线路,有不少是因为市民的建议而获得优化。
1987年,广州地铁1号线规划走向首次咨询市民意见。按当年规划,1号线出西门口后一路西行至中山八路,再南折转向黄沙。时广东省气象局工程师严嘉汉通过实地勘察丈量和精密计算,建议西门口经中山八路到多宝路段改为由西门口经中山七路、陈家祠到长寿路口,并增设原本没有的陈家祠站。这个建议后来被广州地铁采纳并用在如今的1号线中。严嘉汉对1号线东移1公里转弯的建议,让1号线的投资减少6亿元。
原2号线现8号线途径新港路。按最初规划,该段路线将采用高架方式建造。由于担忧噪音污染,新港路沿线有居民、高校、中学等机构对高架建设提出异议,时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还撰写论文指出新港路上的中山大学为华南地区最高学府,从保护遗产出发不宜采用地上线设计,最终该路段的地铁走向由高架改为地下。
按照最初规划,5号线出区庄站后将一路向东抵达杨箕站。时广州市民向地铁方面提出诉求,希望5号线能经过环市东动物园南门路段。此后地铁方面听取市民建议,将5号线拉伸至动物园南门并增设动物园站,再以90度转弯的形式折向杨箕。
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地铁,民意同样推动了走向改变。地铁14号线原本和广州大型保障房项目龙归城“过站不停”,在相关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员的力促之下,靠近龙归城的石湖站应运而生。
早已建好的6号线沙河站因地面拆迁问题迟迟无法使用,征地拆迁一直是地铁建设老大难问题
无奈之变:这些变化带着遗憾和泪水
下面这些变化也许有“民意基础”,但总有些遗憾,有的遗憾甚至导致现今或将来的市民难以用上地铁。
为了方便市民从广州市区到达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地铁在采购3号线列车时便购入了时速可达120公里的高速列车,计划开办天河直达机场的“机场专线”,3号线北延线因此最初规划为高架走向中间预留不停站轨道。由于征地困难,在距离亚运会开幕仅剩3年时,广州地铁作出高架线路全部改地下,为控制投资将“机场快线”设计取消的决定。120公里的“飞机车”,遗憾“飞不起来”。
广州地铁6号线的建设可谓“一波多折”,各种意外事故导致6号线首通段建设周期长达8年,期间更开创规划好车站未能随主线一起使用的“飞站”先例。一德路站因为拆迁问题,足足比主线通车晚了1年多才投入使用;位于服装批发市场核心地带的沙河站,同样因拆迁原因只建好了地下车站,地面站厅无法施工,导致“无限期飞站”,目前沙河地区拥挤的交通无法因6号线的通车而改变。除了首通段,6号线二期的植物园站和柯木塱站同样因征地原因,预计将“飞站”半年。
和6号线一样,连接广州和佛山的广佛线同样“一波多折”,现有的开通困难也主要集中在广州一侧。同样由于征地原因,和3号线换乘的沥滘站一直无法全面施工,导致广佛线广州段只能以分段开通形式“开通一段算一段”。
对于因征地原因造成的遗憾,广州地铁相关工作人员此前曾表示,征地拆迁一直是地铁建设的“老大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
羊城派网友说地铁:已是出门首选,盼更多新线开通
@床前明月没有光:地铁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东门吹雪:以前坐公车,等也要半个小时,别说坐了,兜来兜去又塞车,来回一次一个多小时现在地铁只需20多分钟
@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何止是方便了,现在没有已经不行了。
@Jiaxin Ma:一个早上被踩了三次,被一个180个头的拼命推,说了两句被凶到差点哭出来。三趟地铁挤不上,快迟到了很无助......记忆深刻的太多了,唤醒每个工作日的清晨。
@rocky cnn:不知不觉19岁。生快!地铁就是重新造城,请问祈福地铁几时开通?
想加入聊天吗?欢迎在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搜索“羊城派”下载,你可以在本文评论区或“记者帮”频道与网友互动!
下期预告:服务之变
19年间,广州地铁一直在变。
除了在运营上“全程为你”,广州地铁在服务上同样遵循“全程为你”原则。爱心车厢、爱心雨伞、新线增设公厕......一个个爱心服务项目在乘客的要求下诞生。在拥挤繁忙之余,广州地铁流露出爱心温情的一面。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不文明乘车现象也多见曝光:爱心车厢形同虚设,让座纠纷时常可见,还有乘客在车内饮食,甚至在车厢或车站内随意大小便......这些不文明的举动严重影响了广州地铁乃至广州城市的形象。
我们相信,每个广州人都希望广州地铁越变越好。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快来跟我们分享吧!
来源|羊城派
责编|吕楠芳
制图|陈倩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