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据说,在广州乃至不少华南城市街头,遍布着一个神秘组织……
只要在百度地图上输入这个组织的名字,广州街头随处可见……
不止是广州,整个珠三角乃至广东地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这个“神秘组织”……
哇!好害怕!到底是神马组织那么神秘?!
不要方!
吃货帮不是黑帮,我们还是正经人家来的,人家不过是在百度地图中输入了“士多”这个词而已~
说到这里,不少说粤语的观众一下子送一口气,“妖!有乜咁神秘!”
但对于非粤语地区人士来说,“士多”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士多?
“士多”其实是英语“store”的粤语音译,其实就是商店的意思,特指那些深入社区,以售卖食品饮料为主的杂货铺。
在吃货帮的记忆中,“士多”的称谓最早在香港澳门一带流行。随着改革开放,这个词传进广州,一时间,羊城街头巷尾的杂货铺,纷纷以“士多”自我命名。
图/梁怿韬 摄
随着社区的发展,不少士多,特别是老式社区的士多,成为街坊聚脚点。
想要享受下午茶,荷包充足的你在广州,当然可以到星级酒店品尝英式下午茶。如果想品味街坊味,也可以到老式社区的士多闲坐一下。不少老式社区的士多,门前桌椅已是标配。街坊三三两两坐在士多门前吃喝乃至打牌打麻将,是最老广的景象之一。
能够让一众街坊在炎热的夏天坐一个下午,士多一定有秘密消暑武器。嗯,就是,每个士多店都标配了装冷饮的冰箱,里面随便可以翻出一堆冷饮供你降温。
冷饮虽多,但作为地道的选择,吃货帮会推荐“四大天王”给大家品尝。相信与士多相遇过的你,一定有回忆共鸣。
1、啤酒
与“士多”一样,在上世纪20年代才引进中国的啤酒,据说也和广东及粤语有关。记得有一次在广州酒吧中,吃货帮和一个“中文八级”的鬼佬聊天。他就认为,“第一个喝啤酒的中国人,一定是广东人。”理由是:粤语“啤”的发音非常接近啤酒的英语beer,反而“啤”的普通话发音“pí”和beer差别很大。
而如果要在广州喝啤酒,那么应该没人不知道——珠江啤酒。
图/梁怿韬 摄
珠江啤酒在广州的草创史,可以追述至1982年,时广州市轻工业局成立广州市珠江啤酒厂筹建处,并在第二年确定了当时还是郊区的磨碟沙片区为珠江啤酒厂厂址。至1985年,珠江啤酒厂正式投产。如今谈论广州生产的啤酒,珠江啤酒应该都是第一联想项。
但在广州,其实还有一间啤酒厂比珠江啤酒更加历史悠久,即始建于1934年的广州啤酒厂。据说在上世纪70年代,时广州市民喝啤酒有一习俗:一半啤酒一半汽水勾兑喝。于是广州啤酒厂的技术人员由此得出灵感,制造出带有菠萝味道的啤酒,由此诞生了广氏菠萝啤。
图/网络
2、亚洲汽水
代表广州的汽水,毫无异议,最实至名归的就是亚洲汽水
1946年2月,亚洲汽水厂在广州市大德街80号开业。自此,这个以“够气够味”作为口号的饮料,开始陪伴广州市民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亚洲汽水厂搬到天河立交西南角接近环市路的地方,一到汽水生产的时候,厂区内会飘出水果香味,散溢四周。如今,亚洲汽水已迁出广州中心城区生产,广州街坊可以选择的汽水品牌也变得五花百门了。但不少老广在光顾士多时,还是会买一支亚洲汽水,一句“嚟支亚洲沙示”,充满广州味道。
3、五羊雪糕
除了饮料柜,广州大部分士多还会有个雪糕柜。这些雪糕柜中,很大机会如图片所见,装的全是广州本地产的五羊雪糕。
1958年前后,广州人民食品厂的前身——广州制冰厂开始利用技术、设备上的优势生产雪糕,这是广州历史上大机器工业化生产雪糕的开始。最初几年,制冰厂生产的雪糕只有厂家名称而无品牌。到了文革前,广州制冰厂开始以“五羊牌”命名自己生产的雪糕。
1986年2月,广州人民食品厂与广东国际食品有限公司、香港牛奶(广州冰琪淋)有限公司(现牛奶国际)三方签订了合资合同,筹备成立广州冰冻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东华南路。嗯,亚洲汽水厂在天河立交旁放水果味出来,五羊雪糕厂当时在东华南路也经常放雪糕味出来。反正,广州人被这两股味道深深吸引。如今五羊雪糕厂也象亚洲汽水厂一样迁出广州中心城区生产,但那股雪糕味和工厂外墙的五羊牌装饰,成为广州市民美好记忆。
4、豆奶
在广州,提到豆奶,特别是玻璃瓶装的豆奶,就不得不提——杨协成。等等,这个品牌好像不是广州本土品牌哦。
图/网络
追溯杨协成的创立史,的确八竿子和广州打不上边。1900年,杨协成发源于中国福建漳州,以简单豆奶作坊起家。30年代,随着杨氏家族把生意从中国带到当时的“南洋”,为当地消费者带去品质最优的豆奶,随即成为许多新加坡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杨协成决定到中国大陆投资建厂。它的第一个投资城市,便是广州。1991年,杨协成(广州)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在广州海珠区赤岗落成。自此,玻璃瓶装的杨协成豆奶,走进千万家广州士多。跟亚洲汽水、珠江啤酒、广氏菠萝啤等本土饮料一起“混”了20多年后,这个新加坡品牌也早被广州“同化”。
不过蹊跷的是,吃货帮这几天踏遍广州大小士多,就是找不到杨协成玻璃瓶装豆奶。和一些士多老板打听,得到的答案是,“好久都没有进杨协成豆奶
了。”
据悉,当年杨协成在广州赤岗的厂房已经停止生产并改造成创意产业园。但杨协成饮料依然在佛山、上海生产。不过,在杨协成中国的官网上,却只剩下利乐包装的豆奶,找不到昔日玻璃瓶装豆奶。
杨协成找不到了,士多老板会拿出一支维他奶安慰你,“饮依个一样遮!”嗯,有原味有朱古力味,算是延续吃货帮对士多豆奶的记忆吧。
图/梁怿韬 摄
来源|羊城派
主持人|何裕华
责编|何裕华
题图|陈倩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