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News
停水问题归谁管?广州这个小区的街坊好烦恼!
2016-12-01 羊城派 记者帮
缺了领头羊,居民维权之路好漫长

求助人:康盈雅园部分居民

因何事:不定时停水愁死人

该谁管:居民牵头自理

文/图 羊城派记者 魏礼园 梁怿韬

“又停水了!”家住白云区同康路康盈雅园小区的袁先生向羊城派报料称,近期,该小区几栋楼4楼以上的住户都出现了不定时的停水现象。

记者了解到,小区停水和二次供水设施失修有关。《物权法》规定,4楼以上的二次供水设施属于居民楼公共设施,其维修、更换责任应由产权人,也就是居民承担。

然而,在广州的部分小区,如康盈雅园,类似的“集资难”与“谁是牵头人”问题,正困扰着街坊们。你的小区,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居民:因不定期、不定时停水叫苦

据袁先生称,本周内连续多晚晚上八点,他准备洗澡时,都发现没水了!“以前也有过水管爆掉或者其他情况导致的停水,但是连续几天晚上停水,就有点不正常了。”袁先生表示很困惑,“夏天是用水高峰期,冬天怎么也高峰?”


羊城派记者11月29日走访时了解到,康盈雅园共有A、B、C、D四栋楼,其中A栋由245号、265号、217号、231号组成。报料人袁先生所在的A栋245号曾于11月9号和10号晚八点至凌晨一点停水,28号和29号晚再次停水。

袁先生介绍,A栋245号和265号共用1号蓄水池,217号和231号共用2号蓄水池,水管先经过1号蓄水池,然后再把1号蓄水池的水抽往2号蓄水池。所以,当袁先生所在的245号停水时,217号和231号的停水情况就更严重了。

“217号和231号以前也经常出现停水的情况,没想到,这两个楼在11月11日至14日,连着三个白天都是一会有水,一会没水,如果正好赶上做饭和洗澡,就更痛苦了!”袁先生说道。

自来水公司:居民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维修

为此,记者致电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市政管道的直供水只到小区三楼,四楼以上的居民用水是属于二次供水,需要用水池蓄水或者加压水泵加压。康盈雅园近期出现的不定时停水现象,有可能是水压不够导致,这就需要对加压水泵进行维修和保养。

自来水公司建议,有物管的小区,居民找物管进行二次供水设施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没有物管的小区,居民应当自己负责。

为何要由居民负责?记者了解到,《广州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方法》规定,加压水泵属于二次供水设施范畴,是居民小区或居民楼的公共设施,其产权人是全体居民。当二次供水设施的水泵等需要维修、更换时,其服务、维修费用由产权所有人承担,也就是说由居民负责。

据居民温先生反映,以往市政供水水压很大,楼顶都是依赖自然压力供水。康盈雅园内原有的水泵房长年没有开启,随着周边供水需求增大,市政水压无法再自压到4楼以上,所以需要开启水泵房加压。

而启用水泵房所需的房屋维修基金需要业委会、物管和居委会三方同意才准用,2008年康盈雅园业委会换届不成功,房屋维修金至今无法启用,更别谈启用水泵房了。

居委会:集资难,成为解决用水问题的“拦路虎”

启用或者安装水泵难在哪里?“难在集资!”同康居委会主任彭锦惠告诉记者,有些人将房子出租,租户不愿意交钱,业主一时也交不了;有些人宁愿停水,也不愿意交钱;有些人对分摊费用有意见,更不愿意交钱。

“安装水泵花不了多长时间,反而是集资的时间比较长。”彭主任说。“但也有些住户为了早日解决用水问题,先垫出一部分钱装水泵,然后再慢慢催收分摊费。”

据了解,康盈雅园A栋217号和231号楼业主就于11月12日召开住户会议后,三日之内安装好了水泵,然后再由居民分摊费用。

11月30日,记者看到,贴在231号楼的大门上的一份11月15日的告示显示,“由于小区没有安装二次供水水泵,加上近年附近楼盘不断增加,导致供水不足,所以不得不采取办法,现经过11月12日晚上在217号楼顶召开的住户会议,决定两栋大楼公用水池住户集资加装水泵”。

同时,告示还说明“两栋大楼水池入口已安装水泵了,集资分摊费用为每户100元,剩余款项作为日后的维修及电费等。请两栋大楼四楼以上的住户以大局为重,尽快交分摊费。”

症结:难找一个“牵头人”

有物管的小区,进行二次供水设施的维修都这样“困难重重”,那一些没有物管、没有业委会的老旧小区,既没有实施维修与保养的主体,又无法征收房屋维修基金,该如何解决问题?

“有小区长期未正常使用加压水泵,也有小区压根没有装加压水泵。等到停水时,大家都想要水泵,但是没有谁站出来去推动这个事情。” 一直关注同德围地区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现在不是熟人社会,隔壁住的人是张三还是李四,都不一定知道。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居委会出来牵头与协调。”

根据《广州市用户公用水设施管理办法》规定,没有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用户公用用水设施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负责牵头组织维护事宜。但实际中,这个牵头也让居委会很头痛,“维护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是全体业主的责任,如果业主不配合,问题还是很难解决。”彭主任说,“我们只能从中协调,过程难,进展慢。”

来源|羊城派
责编|符畅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