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News
宝宝开始走路后有罗圈腿,家长该怎么办?
2018-01-26 羊城派 帮提醒
2岁以内的宝宝,大部分的罗圈腿是生理性的,无需强行把腿绑直纠正

文/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有的小孩一岁左右,刚刚学会走路,细心的妈妈却发现孩子走路时双膝不能靠拢,双腿也不直。年轻的妈妈十分担心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罗圈腿”,便赶紧带孩子去医院骨科就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康复体疗师黄晓茵告诉家长们,别紧张!这属于正常的生长过程,不是异常表现

罗圈腿是什么样子?

罗圈腿,一般也称为“O型腿”,医学名称为“膝内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黄晓茵称,刚出生的宝宝,因为在妈妈肚子里面是保持弯曲的姿势。所以宝宝出生后,腿部也会弯曲一段时间,而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2岁以内的宝宝,大部分的O型腿是生理性的,无需强行把腿绑直纠正

随着宝宝生长,腿型也随之变化。当孩子长一两岁时,腿型会有15度左右的内翻,呈O型腿的姿势;2-7岁时,随着活动的增多,小孩的肢体开始向外自动矫正,通常矫正过度而变成轻微的X型腿;7岁以后,X型腿也会自动矫正,变成正常的腿型。

如何让宝宝长出漂亮腿型?

既然孩子的腿型在不断成长变化,有不少家长在想:“那如何让孩子拥有漂亮的腿型呢?”

黄晓茵表示,那就要从宝宝刚出生后开始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期体检。检查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腿型是否出现病理的改变。一般一岁以内的孩子,每月保健一次,一岁后3个月保健一次。

二、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很多家长以为给孩子补钙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其实维生素D是促进钙、磷吸收贮存,也有预防佝偻病的作用。当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

三、避免让孩子过早地学站学走。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越早会走路越好。所以在孩子两三个月的时候就扶着孩子站了。其实不是的,孩子过早学习站立,下肢过早负重会影响孩子腿部的发育,孩子会更容易出现O型腿。而且孩子月龄太小,对腿部的控制不好,站立的姿势不对,会进一步影响孩子脊柱的发育。一般来说,等孩子会爬之后,可以自己抓着东西站起来了,才让孩子学站学走。

四、避免让孩子使用学步车。由于学步车的构造会给孩子一些不适当的支撑,让孩子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学走路。而且学步车也会妨碍家长观察孩子学走路的姿势。

是不是全部的O型腿都是生理型的?

黄晓茵介绍,一些疾病(如佝偻病)、外伤或者先天性的异常也会导致病理型O型腿的出现。当家长发现以下的情况后,请到医院检查,让专业的医生作出判断。

1.腿部的弯曲不符合生理年龄的变化。

2.O型腿的程度突然加重了。

3.腿型不对称,只有一边弯曲,或者两边程曲的角度、方向不对称。

4.脚弯得特别严重,双膝距离过大(超过8厘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郑宗敏
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