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News
南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见成效,濒危动物陆续来安家
2018-05-14 羊城派 帮打探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已初见成效

文/羊城派记者 张爱丽 通讯员 林冉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厅获悉,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近期在开展鸟类、蝴蝶和兽类监测工作中,陆续发现并拍摄到南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国宝级珍稀物种——
莽山烙铁头蛇现身南岭

据介绍,2018年5月3日下午,阴云密布,细雨纷飞。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成员发现了一条极不寻常的蛇。它全身披着浅绿至墨绿色的斑纹,行动缓慢,非常警觉地抬起头,蛇身向后呈“S”型,随时做好攻击的姿势。

原来这是国宝级珍稀动物——莽山烙铁头蛇(学名: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也叫莽山原矛头蝮,莽山烙铁头蛇是由陈远辉和赵尔宓命名,是国际上一级优先保护的濒危物种。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表示,莽山烙铁头蛇再次在南岭自然保护区出现,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它不仅分布于湖南莽山,也分布于广东南岭。另外一方面也证明了,莽山烙铁头蛇的种群数量在逐渐恢复上升中,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已初见成效。

南岭明星物种——
黄腹角雉种群数量正在提高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是中国的特有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是南岭的明星物种之一。

随着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的加大,它们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提高和恢复。

目前,保护区科研团队正与国内鸟类科学家们进行合作,通过运用红外自动感应相机、无线电跟踪等技术方法,开展黄腹角雉种群数量及分布调查、栖息地选择、活动节律及繁殖生态以及保护策略制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有效保护黄腹角雉的生存环境、稳定和扩大其种群数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来源|羊城派
责编|陈倩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