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藏身广州豪宅的“胶囊旅馆”究竟是什么鬼?
2016-05-04 羊城派 原创
听说两年前被多部门叫停的“胶囊旅馆”重现广州,帮小记忍不住去体验了一把。蜗居在“胶囊”里的滋味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闷!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洋 许诺

像太空舱,又像火车卧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这种源于日本的“胶囊旅馆”重现广州,并且生意火爆。帮小记出于好奇,不久前亲自去体验了一把。

为什么说重现呢?早在2014年,广州天河北首现长租的胶囊旅馆,当时引发广泛争议,最终被多部门联合叫停,原因无外乎是可能存在的消防、居住安全等隐患。

帮小记体验的“胶囊旅馆”位于广州的高档小区珠江帝景。想知道这种旅馆到底长啥样,安不安全,不妨随帮小记来探一下啦!

入住第一步:
网上预订,微信沟通

根据业主提供的信息,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上找到了“ASA客栈”、“飞行家青年旅舍”、“哆啦公寓”等多间疑似胶囊旅馆,其地址均位于珠江帝景小区内。

记者预订了一晚98元的“ASA客栈”的“夏花房”中的一个床位。很快记者便接到旅馆老板的电话,要求加微信好友方便沟通。随后,一个名为“阿傻公寓”的微信号通过验证,发来旅馆的具体地址,并附上详细的路线图。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ASA客栈”,显示的地址位于珠江帝景小区内

“旅馆在海珠区珠江帝景灏景轩A座25楼,地铁坐3号线到广州塔站B出口,走路10分钟就到了。或者直接打的到珠江帝景酒店。”老板提醒记者,若超过晚上7时30分入住,需交60元定金才能留房。

入住第二步:
无需门禁卡,老板带进小区

当晚7时30分记者来到珠江帝景南门,面对需刷业主卡或输入密码方可进入的门禁,老板则让记者在门口雕像处稍等。

不一会,一个年约30岁、戴眼镜的男子踩着拖鞋出现,在核对预订的姓名后,他带着记者与一对入住的年轻情侣通过门禁。

“小区共有三道门禁,用密码就可以通过。待会你们交钱后,我把密码发给你们。”老板边走边说。而后他以距离更近为由,带着记者一行从地下车库乘坐电梯上楼。

神秘的“胶囊旅馆”房屋面积约200平方米,结构为四室一厅一厨一卫

长啥样:
约200平米的四室一厅“五脏俱全”

记者入住的“ASA客栈”外观与普通民宅无异,门外并无悬挂任何标志。神秘的“胶囊旅馆”房屋面积约200平方米,结构为四室一厅一厨一卫,并有两个小阳台和一个杂物间。客厅被改造成公共空间,悬梯横跨客厅,墙边的书架上摆放着书、杂志和游戏卡牌。白色的墙面上,有着颇具现代感的墙贴和吊灯,营造出一种年轻时尚的氛围。

客厅中部摆放的长沙发上,坐着4、5名年轻的住客,正在聊天嬉笑。看到记者到来,他们投来善意的微笑后,又继续回到聊天中。沙发上还搭着几床未干的棉被,老板见状便将棉被收起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小小的旅馆实际上与青年旅社十分相似,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客人们均可使用。

旅馆的功能结构和青年旅社十分相似

办“手续”:
先交钱再选床位,无需登记身份证

记者发现旅馆内没有储存私人物品的柜子,客人的物品只能堆放在杂物间、房间或客厅。

此外,旅馆并无营业执照,也无消防许可。随后记者掏出身份证递给老板登记,但老板却说不必登记,只需结清尾款即可。

交完钱后,老板将记者带进一间房,让记者随便挑选房内的四个胶囊床位,并交代当晚还有两个男生入住该房。记者选择了看到窗外的上铺,就此成功入住。

每个“胶囊”2米长、1.2米宽,外表似“太空舱”

“胶囊”结构:
外部似太空舱,内部配置小罐灭火器

屋内的三间大房和一间小房分别放置4个和2个“胶囊”床位,即最多可同时容纳14个人。每个2米长、1.2米宽,外表似“太空舱”的白色长方形大箱子,实际上是每个住户的床位。

“胶囊”内部铺有床垫、枕头、棉被,内设三个灯光开关,顶部还有一块可折叠的屏幕。联网后可以看电影、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胶囊”的一侧还配有一面大圆镜,下方有充电插座。此外,“胶囊”里还有小罐灭火器、挂钩、耳机等贴心小物件,基本可满足住客的正常需求。

拉下帘幕便可拥有个人空间,但空气有些闷

“胶囊”体验:
隔音效果差,空气有点闷

入睡时将拉下帘幕,便可隔出个人空间。但记者体验后发现,拉下帘幕后“胶囊”内空气有些闷,且帘幕隔音效果并不好,房内有人打鼾、说话,或有人爬进上下铺,都可以听得非常清楚。

旅馆窗外便是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很多住客正是看中旅馆地段而来

住客多是年轻人
地段价格很合适

在“胶囊旅馆”居住的基本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着相似兴趣爱好的他们,很快便能打成一片。客厅内有人用电脑与朋友视频聊天,有人在窗台吸烟沉思,有人还预约了美容师上门服务,更多的人则在沙发上聊天,相约宵夜。乍一看与青年旅社无异。

“每次旅游我都喜欢找‘胶囊旅馆’,觉得住着特别有意思。我把窗外照给朋友看,他们都说我住在了广州富人区。”一位来自东北的女住户笑着说。与记者一同入住的年轻情侣则是从山西来广州游玩,男生称他们看中了旅馆的地段、价格和房间装潢。也有年轻人为了找工作时寻个落脚点而选择“胶囊旅馆”。  

“胶囊旅馆”上传在大众点评网的照片

房东很新潮
每个“胶囊”造价过万 
     

“房子是家里的,2014年才开始改造成‘胶囊旅馆’。小区里我还有一套旅馆,不过那里不全是‘胶囊’,也有床位房。”酷爱玩游戏的老板将电脑放在悬梯上,一边玩一边与记者闲聊。来自山东的老板在广州已待了十余年,他称自己会尽量挑选年轻住客。

“每个‘胶囊’都是我在深圳去订做的,每个造价一万多。很多人都是冲着体验入住的,感觉都不错。”老板自豪地说,自己在旅馆的装修上花了不少心思,因此住户都称赞其品味不错。

“平时的入住率基本在50%左右,遇上旺季,比如说现在的广交会,经常天天爆满,一位难求。”一个晚上老板接了7、8个询问房位的电话,接了3批客人看房。次日上午,记者起床时房内的其他住户已经离去,记者和老板打了一声招呼后也退房离开。

“胶囊旅馆”的“身世”

“胶囊旅馆”源自日本,也称“盒子旅馆”。房客所使用的狭小空间由塑胶或玻璃纤维制成。房内通常设有电视、Wifi等基础设备。如今,“胶囊旅馆”已成为日本旅游的一个体验项目,不少国外游客慕名入住。   

第一家胶囊旅馆是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亲自设计的,位于大阪市,1979年2月1日开始营业。2012年胶囊旅馆首次走进中国,并迅速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遍地开花。两年前广州天河北首现长租的胶囊旅馆,最终经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联合查处后,草草关门。

日本的胶囊旅馆

香港的胶囊旅馆

上海的胶囊旅馆

广州的“胶囊旅馆”仅剩最后几间?

曾几何时,小小“胶囊”火爆广州,许多民宅小区内都有打着“胶囊旅馆”“太空舱”招牌的旅舍。但如今,广州的“胶囊旅馆”似乎仅剩下珠江帝景小区的“独苗”。

记者通过大众点评、去哪儿网搜索关键词“太空舱”,可找到5家“胶囊旅馆”。排除“挂羊头卖狗肉”的普通旅舍,仅有三家“胶囊旅馆”,分别位于天河南、广州东站和金穗路。但近日记者致电预订时,却发现这些旅馆已经全部闭门营业。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南二路丰兴广场的“太空舱公寓酒店”,发现该公寓已改头换面成了一间公司。

【下期话题预告】小小“胶囊”问题多多

尽管旅客在“胶囊”里住得新奇,但小区内的业主们却因此提心吊胆,担心小区的治安、消防等问题。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看似时尚新潮的“胶囊旅馆”在住宿安全、卫生条件等方面也存在隐患。羊城晚报记者明日将跟进报道“胶囊旅馆”,追问“胶囊旅馆”存在的问题。

来源|羊城派
责编|谢哲
制图|陈倩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