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原创文本/夏杨
说到啤酒,国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和中国酒文化对应的外来酒种,大致与洋酒、红酒同列。一般的说法,啤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到中国的。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继水和茶之后全球消耗量排第三的饮料。且因为对人体健康有较多益处,其被誉为“液体面包”。
然而,啤酒真的是舶来品吗?
争议早就有了,而近日的一则新闻最有颠覆性:5月23日,中美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陕西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发现了5000年前酿制啤酒的证据。“中国古人可能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享受喝啤酒的乐趣。”
米家崖遗址发现的用来酿造啤酒的陶制漏斗
支撑这一说法的,是考古人员在遗址窖穴里出土的古代器物,包括阔口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可移动的灶,年代测定介于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在器物内壁上,发现了类似古代啤酒的残留物!
出土漏斗内壁上的残留物清晰可见
当然,这残留物即便和现代啤酒成分相同,在中国古代也不叫“啤酒”。因为“啤酒”是由英文“Beer”直译而来,得名比较晚!
类似“啤酒”这种饮料,我们的老祖先早就会酿造。毕竟,几千年酒文化摆在那里,做这样的低度酒有何难?
人类用谷物造酒已有8000多年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啤酒业大发展。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人类进入蒸汽机时代后,啤酒开始工业化大生产。
“汉谟拉比法典”部分碑刻文字
这是资料中的西方啤酒史。但我们今天更关注的是中国。在我们的目光向遥远的古代眺望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概念,即何谓啤酒?不然,没法说清楚它和中国酒文化的关系。
按现行国家标准:“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这里有个关键概念,也是啤酒的最基本特征,即“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因为这区别于其他酒类以谷物、水果等为原料的特点。啤酒中加酒花、酵母菌等,都是后来才有的,不算关键问题。
麦是五谷之一,用五谷之“谷芽”发酵,是世界范围内啤酒的源头。
像远古时期的美索不达尼亚人和埃及人一样,中国远古时期也有用“谷芽”酿造的原始酒种,并且还有个专有名字,叫“醴”(音lǐ)。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这个字,并与“酒”字对应存在。而《黄帝内经》中,也有“醪醴”的记载。
醴是什么?是一种甜而淡的含酒饮料,即低度甜酒。
醴的做法,也有个专有概念,叫“蘖”(音niè),即“蘖法酿醴”。
这其中的“蘖”,即指谷芽。中国酒文化中有个对应的说法叫“曲”。即“曲造酒”、“蘖造醴”。
古代碑刻中的“醴”字
这里说的就是人类用谷物造酒的两种方式:一是用发霉的谷物制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各种分解酶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另一种是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
第一种酿酒法,发展出了白酒、黄酒等;第二种酿出了醴,即古代的啤酒。
传统方法制酒曲劳作场景
考古学者在西安古遗址中出土的器物上的残留物,大概就和这“醴”相关。
中国古人很早就会做醴,因此从来不缺做“啤酒”的技术!
只是,为何“醴”的概念后来淡化了?为何中国的谷芽做醴技术,没像西方一样发展成为现代的啤酒?
酿造啤酒的基本原料——大麦芽
原来,做醴的技术失传了!
对此,明代的《天工开物》中有说法:“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
不禁掩卷叹息!原来不仅失传了,且是“主动”失传的。因为老祖宗们喜欢味道浓厚的酒。
中国古代的“醴文化”,就这样被酒文化的光焰遮盖掉了!
做醴技术是何时失传的?从文献看,至少汉代还存在。因为《史记·匈奴列传》中有记载,汉帝国与匈奴作战失利,曾向匈奴贡奉“蘖”。这无疑是献上了做醴的技术。
虽然“蘖法造醴”技术已失传,但“蘖法”其实还在,今天我们吃的“饴糖”,即“麦芽糖”,就是用谷芽做的!
并且,现在虽已没有醴酒,但甜酒还是有的。我国各地都有低度数米酒,还有作为食品的“醪糟”,比如有名的“孝感米酒”,名为酒,只是若有若无地带一点酒味而已。
当然这已非用“谷芽”酿造,所以与啤酒的概念无关!
甜米酒,中国人的日常食品中,渗透着酒文化
总之,中国古代就有原始啤酒的制作工艺,只不过没能走进现代。而谷芽做酒技术在西方发展壮大,并反过来进入中国。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产出现代意义上的啤酒,最早是1900年,是俄罗斯商人建的厂,即哈尔滨啤酒的前身。而英国和德国人联手在青岛建厂,是1903年,即青岛啤酒前身。中国人自己建厂做啤酒,已是1915年以后的事了。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的啤酒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无疑,和欧洲国家相比,还算不上是啤酒强国。也因此,提到啤酒,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德国、捷克、比利时等欧洲国家。
说到现代啤酒工业,不能不提“啤酒花”。这是后来才加到啤酒中去的,但它大大提升了啤酒的品质,使它更有魅力,因而得以固定下来,成了啤酒的必备原料。
啤酒花,这种原产于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中国新疆就有野生品种分布,但最早用于做啤酒是在德国。
酒花使啤酒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苦味,同时它还有天然的防腐剂,还能起泡沫,并能澄清麦芽汁。现在我们喝到的啤酒芳香、微苦、有泡、清冽等特点,就是啤酒花所起的重要作用!
啤酒能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饮料之一,是有原因的。它含有二氧化碳,喝起来有清凉舒适感,适合夏季降暑解渴;它含有单宁、维生素、氨基酸、苦味素等,具有强心、利尿、健胃、镇痛等效果,对高血压、心脏病及结核病等均有辅助疗效。
但啤酒也是酒,不可过量饮用,否则不但好处没了,还会伤肝、伤胃,使心肌功能减弱,并会导致动脉硬化等疾病。
因此,啤酒再好,你也别贪杯!
P.S.啤酒的另类功用
1.去污。喝剩的啤酒可用来清除煤气灶上的污垢。啤酒中的糖分能分解油污,因此用抹布蘸啤酒擦拭,能迅速去污。
2.美容。选用生啤,倒入小容器中,用医用棉纱浸泡其中,拿起后敷脸十分钟左右。可以去除皮肤表面小颗粒,因为啤酒中的蛇麻子有此功效。
3.养发。先将头发洗净、擦干,再将整瓶啤酒的1/8均匀地抹在头发上,用手按摩使啤酒渗透头发根部。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木梳或牛角梳梳头。啤酒中有效的营养成分对防止头发干枯脱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使头发光亮。
4.花肥。餐后喝剩的啤酒莫倒掉,用来养花可谓是废物利用。用三分之一的啤酒三分之二的水兑好浇花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对喜酸的花卉非常有利。
另外,用兑好水的啤酒液轻轻擦洗花卉的叶子,一则可以擦去灰尘,二则为叶面施肥。例如君子兰,被擦洗后的叶子非常有光泽,顿增几分观赏价值。
来源|羊城派
本期主持|夏杨
责编|Hugo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