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原创文本/夏杨
狗是人类的朋友,狗和人之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但时有发生的“狂犬”伤人事件,给这种亲密关系蒙上了一丝阴影!
——研究显示,90%以上狂犬病由狗咬伤引发,在中国更是高达95%!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图/网络
近日新闻报道,山东青岛一位50多岁的茶农,采茶时逗弄一条碰巧跑过来的流浪狗,被它舔了一下手,结果感染“狂犬病”不治身亡。
前些日北京还发生了一起病狗咬人事件,这条大狗一天内竟连续袭击数十人,造成一定范围的恐慌!
恶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图/网络
人们害怕狂犬病是有原因的:该病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病致死率达100%的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该病,约10分钟就有一人毒发身亡!
狂犬病毒为何这么毒?狂犬病为何这么恐怖?
病狗唾液上往往有狂犬病毒 图/网络
这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后进展迅猛,一般发病到死亡不过5天,最多也不超10天!
狂犬病发病后的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颤痛、刺痛或灼痛。之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狂躁”,这种最常见。患者机能亢进、躁动、怕水、怕光,有时还怕声、怕风等。数日后因心肺衰竭而死。
发病很凶险,防病是关键 图/网络
另一种表现为昏迷,这种约占三成。从受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患者渐渐陷入昏睡状态,最后死亡。
第二种情况病症隐蔽,很容易误诊,甚至有患者病故了,仍不明原因。
“狂犬病治不好,治好的不是狂犬病。”这是医学界目前的普遍看法。极个别声称治愈的病例,也存在诸多争议。
制图/中国新闻网
被狗咬伤可能会患狂犬病。当然并不是所有被狗咬伤的就一定会发病,还得看那条狗是不是携带有狂犬病毒。并且,狂犬病毒进入人体也未必就能发病,因为人体还有个防护系统。
数据显示,被病犬咬伤未注射疫苗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60%发病。
被猫狗咬伤可能感染狂犬病 图/网络
本文开头提到的山东茶农,并没被狗咬伤,还是染病而死,这是为什么?
其实,狂犬病的传染途径并不一定是咬伤,如果你的皮肤刚好有伤口,被病狗舔过,就可能感染病毒。
另外,病狗舔过人的皮肤黏膜(如口、眼、肛门等部位),也可能会导致病毒侵入人体。
皮肤黏膜也是病毒感染途径 图/网络
当然,也并不是只有狗才能传染狂犬病,猫、狼、狐狸等动物都有可能。只不过狗的可能性最大。
统计显示,因被狗咬伤而传染的狂犬病,占比高达90%-95%!
很多动物都可能传播狂犬病 图/网络
众所周知,被病狗咬伤也并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在体内有个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1-3个月,快的不到一周,也有长达一年以上的。
为何有潜伏期?这和狂犬病毒的传染过程有关。它并不是通过血液扩散的。
狂犬病毒会入侵神经系统 图/网络
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在肌细胞中繁殖,然后再入侵神经、脊髓、大脑和人体器官、组织。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在侵犯神经系统时,往往还没有症状。
一般来说,潜伏期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病毒的毒力越强,感染病毒数越多,被咬伤部位离头面部越近,被咬伤者身体免疫力越差……狂犬病的潜伏期就越短。
潜伏期没有明显症状 图/网络
现在说关键问题:狂犬病毒为何这么毒?
如刚才提到的,这种病毒的进攻对象是人的中枢神经!这够狠,“司令部”被它攻占了,人体机器岂不就缴械投降了!
病毒在人体内大量复制 图/网络
具体来说,病毒进入人体后,先是在伤口附近肌细胞内繁殖,然后入侵周围神经,并沿神经系统进入脊髓和大脑。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并大量复制。继而扩散到心、肺、眼、舌、皮肤、肾上腺髓质等器官。
患者很快因脊髓炎、脑膜炎、心血管功能紊乱、呼吸衰竭等死亡。
狂犬病毒的入侵路径 图/网络
这很可怕,但也不必惊慌。
——狂犬病不能治,但是能防!因为,有“狂犬疫苗”可以接种!
病毒侵入人体后,趁它“立足未稳”,还没拉起“大队人马”时,就注射疫苗,启动人体免疫系统“奋起抵抗”,狂犬病毒再厉害也在劫难逃!
被咬伤要及时注射疫苗 图/网络
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是全球狂犬病第二高发的国家,疾控部门每月公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中,狂犬病的死亡人数一直位居前列!
并且,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不加紧防控,狂犬病发病率有走高趋势。
宠物进入越来越多家庭 图/网络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发达国家,养宠物的家庭比例更高,但狂犬病发病率却不高。——问题在于,他们的防病意识和防控机制远比我们到位和成熟!
比如,目前在中国,家庭养狗的登记管理制度,基本形同虚设!
发达国家养宠物家庭比例更高 图/网络
中国狂犬病高发,并非因为人们不知道被动物咬伤有可能发病,而是很多人抱着侥幸心态,认为自己不一定那么倒霉,不想麻烦也不想花钱去打针。
这种心理就导致很多人的病被耽误。一旦发病,已经回天无力了!
很多人错过了预防接种的时机 图/网络
另一方面,我国家庭宠物注射狂犬疫苗的比例不高,很多宠物带病毒而主人不知。
门诊数据显示,在城市中有9成狂犬疫苗接种者,是被自家宠物犬所伤。
而在我国城乡,流浪狗、流浪猫大量存在。因为卫生条件差,交叉感染严重,带病毒的可能性更大。
流浪猫狗随处可见 图/网络
所以,每个人都学会如何预防狂犬病。一旦被动物咬伤、抓伤,要及时处理伤口,这样能减少被感染的病毒量,降低发病的几率。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用流动的清水配合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处15-20分钟;彻底清洗干净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棉球擦干后涂上酒精或碘酒消毒。
被咬伤要及时科学处理 图/网络
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做的是用流动水冲洗和肥皂擦洗伤口。千万不要像处理普通伤口那样直接包扎、止血,被污染的血流出来一点更好。
然后就是重点中的重点: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没及时接种的人,也要尽快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关键 图/网络
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亲近宠物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同时,防范意识不能少。
善待动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保护动物也保护我们自己 图/网络
数据还显示,狂犬病受害者中,40%是15岁以下的儿童。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可与猫狗过于亲近,不可在它们进食时逗它,尤其是流浪猫狗。
对于狂躁的、怀孕的、带仔的猫狗,更要保持距离!
引导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知识 图/网络
宠物能带给人很多快乐 图/网络
以下几张图,是给大家的小提醒:
制图/中国新闻网
制图/中国新闻网
制图/中国新闻网
制图/中国新闻网
制图/中国新闻网
来源|羊城派
栏目主持|夏杨
题图|陈倩
责编|樊美玲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