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非植物非动物非菌类,“太岁”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6-11-10 羊城派 原创
说天说地说新闻,解花解语解趣事

羊城派原创文本/夏杨

近日,山东济南小伙陈先生在黄河边游玩时,捡到一个重约7斤的奇怪“肉团”,表皮粗糙,像皲裂的树皮,疑似罕见的“太岁”。这在当地引发轰动,有人出价2万他也不卖,还有人说这东西可换一套房。

山东小伙捡到的疑似太岁  图/视频截图

关于“太岁”,这几年频频在新闻中出现,每次都引来很多关注的目光。这被称为“不明生物”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其身世有何神秘?和民间传说的“犯太岁”又有何关系?

是否真是“太岁”需要专家鉴定  图/网络

“不明生物体”

归纳各地所见“太岁”的特点:多是从土中挖出,或在流水中发现;状如肉团,颜色灰白、淡黄至灰黑,柔软有弹性,表面有黏液;内部颜色较浅,有肉质纹理;小的有几百克,重的达几十公斤……

有的太岁重达几十公斤  图/网络

这些“不明生物”,有的只能说是“疑似太岁”,这里不谈;有的被专业人士鉴定过,确认就是神秘的“太岁”。我们今天所述,是确定身份的这一类。

太岁是什么?以现有的科学认知看,它是一种原始生物,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在人们原有对自然界生物的认知体系中,它有点“四不像”,是个难以归类的怪物!

青岛发现的白色太岁  图/网络

不是动物不是植物,难道它是蘑菇?显然不能这么说。蘑菇属于大型真菌,而太岁没那么简单。

现代科学认为,太岁是一种神奇而稀有的大型黏菌复合体,由黏菌、细菌和真菌三类物质构成。几种菌类相互依存,以摄取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孢子等小生物为营养,会慢慢长大。

黏菌不同于真菌,可变形可移动  图/网络

神奇生命力

按照《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太岁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物、动物之间,因受外界光的限制,停止了进化。生物专家称它为“盲支”,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

因此在自然界中,太岁非植物,非动物,也非菌类,是第四种生命形式!

它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自然界中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祖先!


生物进化树形图  图/网络

大自然造化神奇,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这种原始生物竟绵延至今天!

太岁的生命力极强,它生长在地下20-100米的无氧环境中,靠土层中的水分存活;切开的伤口过一段时间会自动愈合;活体被切成几块后,可以各自形成独立个体。

太岁肉质部分有纤维状结构  图/网络

并且,有实验显示,太岁在零下18℃的低温环境下存放50小时,取出后仍能存活;将它短时间置于100℃的沸水中,其活性成分也仍然存活。而太岁在普通水中浸泡,自身不会腐烂,周围的水也不会变质!

发现的太岁常被养在水里  图/网络

“长生不老药”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太岁的身影早就出现过。远古奇书《山海经》就有记载,书中称太岁为“视肉”、“聚肉”、“封”;还提到,尧、舜、禹都食用过太岁,皆活过百岁。

《山海经》中有关于太岁的记载  图/网络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草,吃了能长生不老,于是派方士徐福带着几千童男童女去寻找。据说秦始皇想找的仙草就是太岁——肉灵芝!

秦始皇派徐福求仙雕像  图/网络

太岁的药用价值并非仅见于传说,中药典籍中也有记录。约成书于秦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

《神农本草经》称太岁为神药  图/网络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也有描述:“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显然,葛洪也认为,太岁就是一种“长生不老药”!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太岁可食用、可入药,并奉为上品,“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本草纲目》也将之奉为上品  图/网络

现在看来,古代药典中的说法,有些很有道理,有些也过于玄乎。比如说太岁“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之说,就有点不靠谱!

不过,也不能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没有道理。科学研究发现,太岁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在地下长期存活,和它体内的物质有关。而这些物质,对人的健康可能非常有益!

太岁含有多种活性物质  图/网络

研究显示,太岁体内含有多糖、多肽等物质,是免疫调节剂和激活剂,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同时,太岁含有的灵芝多糖可清除肌体产生的自由基,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增加细胞的分裂代数,从而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这些,对现代医学来说,极富研究价值!

永葆青春是每个人的愿望  图/网络

入口需谨慎

不过,科学家认可太岁有营养,并不等于说它就可食用。目前围绕太岁还有很多科学未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如果贸然食用,对身体是有益还是有害,还不一定!

菌类品种复杂,自然界中仅真菌就有150万-200万种,全球科学家仅对其中5%有过研究,对其它更多的还不甚了解。

所以可以说,人类对于太岁的认知,还只是刚刚开始!

太岁活体被养在水里供人参观  图/网络

并且,太岁被长期埋在土中或泡在水里,自身可能携带有各种有害生物或有毒物质。比如民间传闻,说太岁泡过的水有保健功能,对此央视曾在节目中做过实验,结果发现这种水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在一种东西的具体成分没搞清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吃。毕竟,在“有营养”和“可能有毒”之间,需要作出谨慎的选择!

虽有营养但食用有风险  图/网络

谜团仍待解

再扯远点。关于太岁,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有另一个概念,说起来更玄乎。

我们知道,民间提到“太岁”,更多指的是“太岁星”,而不是我们这里谈的“不明生物体”。民间常说的本命年“犯太岁”,也指的是太岁星。

民间信仰中的太岁星君神像  图/网络

那么,这两个“太岁”概念之间有没有关联?还真有!

太岁星又称岁阴,是古代人虚拟的一颗与岁星(木星)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神祗。汉族民间传说,太岁星运行到哪,相应的方位地下就会出现一块肉状物,是太岁星的化身。在这个地方动土,就会惊动太岁。据说,“在太岁头上动土”,会招来灾祸。

从土里刚挖出的太岁活体  图/网络

当然,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解释,来说明太岁星和地下的“不明生物”有关系。依照一般的理解,若说太岁是一种黏菌聚合体,它或许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这和天上的星能扯上啥关系?!

围绕太岁还有很多谜团待解  图/网络

另外,太岁究竟是如何繁殖的,目前也无定论。如果说它被切成块后能各自形成个体,也算是一种繁殖方式,但这种长在地下的“肉团”,被切成小块并散布开去的可能性也不大。

至于这种神奇生物是如何繁衍亿万年到今天的,谜团还有很多,都有待科学家深入研究!


辽宁发现的23斤大太岁  图/网络

人们把偶然发现的太岁养在清水里  图/网络

来源|羊城派
栏目主持|夏杨
责编|樊美玲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