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上学后,午餐成了让我头痛的一件大事。不论对于老外妈妈还是华人妈妈来说,如何DIY花样翻新、营养搭配的午餐成了孩子步入学校生活后面临的首要挑战。
Snack+Lunch(点心+午餐)
小猪第一天上学回来,就对打包的午餐强烈抗议。一是因为,当天准备的午餐寿司,因为米的问题,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已经不太成形;二是因为,没有“snack”(点心)。
看着小猪几乎没动的“寿司”散成一团米粒+紫菜,想到孩子大半天时间只吃了点水果和酸奶,我心里顿觉内疚。
因为刚换了一包新米,米的粘度不够,实在没想到做寿司时会出现这种问题。不过,对于小猪说的“snack”,我可是惊到了。
“Snack?”我再次确认自己是否听错。在我的印象中,snack意味着饼干、糖果、薯片……等等诸如此类、林林总总的零食,是中国妈妈对小朋友大力封杀的“不健康食品”。
小朋友带到学校的餐盒怎么可能包括这些“不健康食品”呢?
不过,我并没有听错,确实是“snack”。原来,加拿大的幼儿园包括小学,在午餐之前,大约上午10点多钟会有一个“snacktime”(点心时间),类似于小猪以前国内幼儿园下午时段的“下午茶”或“下午点心”。
这个时间,小朋友们吃点自己带到学校的点心,然后由老师带出去活动,到12点左右,才是真正的“lunchtime”(午餐时间)。
为小猪“pack lunch”(打包午餐),对于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中国妈妈来说,实在是个学习的过程。开始两周,因为带得东西有点杂,希望小猪能每样都吃点,可没想到却造成了小猪的混乱。
小猪一次无意间告诉我,每次snack time的时候,她都会问班主任Ms. Cher哪个是snack(点心),哪个是lunch(午餐)。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snack和lunch是需要区分开来的。
唉,好吧,怪妈妈咯,智商叫人捉急啊……
叫妈妈头痛的午餐
不过,总体上来说,snack+lunch的带餐方式,让我深感不满。
一来,“snack time”是个叫人头痛的问题。尽管加拿大的校园也提倡带酸奶、水果等“健康Snack”,不过,实际生活中,总免不了孩子带来各式薯片和饼干。
在国内从未吃过薯片,也很少吃饼干的小猪,很快“近墨者黑”了。上学没两天,小猪便吵吵着要吃薯片、饼干。
小家伙扬起小脑袋、拧着小脖子、理直气壮提出要求——“小朋友都有,我看着嘴就馋!”我又气又好笑,可想一想总不能让孩子在班上显得“格格不入”吧,只好怏怏地对小猪的零食解了禁。
后来,在我对加拿大更多了解后,便发现了这里有别于中国的“snack”文化。
原来,加拿大的父母对孩子的snack管理相当松散,很多家长甚至认为,snack是孩子们的“福利”,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一段享受吃snack的时光,所以巧克力、薯片和糖果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吃食。
一些老外听说,小猪到加拿大以前从未吃过薯片,听说中国妈妈非常严格地限制孩子的零食,甚至感到很惊讶。
小猪的午餐也让我意见多多。考虑到安全问题,小猪的教室没有微波炉等加热工具,所以孩子们大多数吃的是冷餐。
午餐的流行款式是热狗、汉堡、批萨、意粉等加酸奶或果汁等。也有小同学直接拿两块炸鸡当作午餐。
想想小猪以前在幼儿园正正规规的饭菜+汤,当妈的我不禁心里直敲鼓——“这样的午餐营养好吗?”
但是,无法。一句话——入乡随俗!(节选自《5岁游学枫叶国》,羊城晚报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
往期回顾:
10.5岁游学⑨|小班真相!加拿大公立学校11个学生1个班!
来源|羊城派
责编|卢永城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未安装羊城派App?
遇到无法打开网页吗?
请点击下面按钮
未安装羊城派App?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