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你都不知,番禺这个老社区的街坊生活有多IN
2016-11-03 羊城派 原创
用微信“摇一摇”就能听讲古了,生活服务都“上云端”了,不用出社区跑腿也能跟政府打交道了……

文/羊城派记者 甘韵仪 通讯员 番宣
图/羊城派记者 邓勃

走进先锋社区,干净的街道两旁,是略旧的建筑,好像没什么特别,这时,你拿出手机,打开蓝牙,在微信“摇一摇”,惊喜出现:居然可以定位到“先锋社区入口”,点击即出现社区的简介、片区内旧时光的照片、名门望族的故事,让人对这个社区充满好奇。

这里是番禺市桥街中心区域的典型老社区,如今搭上了“互联网+”快车,正在探索突围之路,掩映在繁华背后的安静街道、默守在现代闹市的清代建筑,都在诉说着市桥人的故事。

新:接地气的“互联网+”

老社区如今赶上新潮流,有了“互联网+”气质。除了在社区门口可以摇一摇看历史文化介绍,在社区中其他4个古民居附近,方圆50米内都可以摇一摇看故事。

据介绍,未来一个月,这样的点还将增加到200个,随便在社区里摇一摇,都会有不同的惊喜,不仅可以看故事,还可以听故事,看视频。

今年10月,社区内设置了一个金鹏服务站,服务多元,其中一项“智慧云服务”颇吸引人注意,社区在云端可以干什么?

服务站内一个屏幕显示,云端涵盖活动、兴趣团、社区管理等多方面。据介绍,这个云端,上对接政府网格化服务,下捆绑社区网格员管理,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等需求,并由政府监管居民健康、身份等信息安全。

可以设想的是,某一天,社区一居民在家里觉得不舒服需要找社区医生上门、太无聊需要找社工聊聊天、好久没有打扫卫生麻烦来个人帮帮忙……都可以通过手环一键呼叫,信息收集到智慧云端,社区的社工就随叫随到,服务到家。

“现在手环正在做,主要针对老人群体,未来还将引入视频设备,即使没有手机,老人也可以在家中与子女‘面聊’,下雨天不出门也可以与邻居视频聊天。”金鹏服务站负责人说。

留心观察,这里的出租屋内还安装了智能门禁一体机,门内安装一支防随尾网络摄像枪,利用互联网实现实时信息同步传输,还可以形成数据库,做到综合数据分析。

旧:文化古迹讲述街区故事

先锋社区是市桥街在互联网潮流中向前冲的“先锋”,然而原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岭南水乡元素,得到了保留。

走先锋社区,身边的蚝壳墙、脚下的青石板、家中的“金阶石”,门楼上的“止洞”、屋顶的镬耳屋、清代的古屋……仿佛告别闹市后在安静的民居中进行了一场“穿越”。

先锋社区里的蚝壳墙

番禺民俗专家梁谋对于先锋大街的文化痕迹如数家珍:

你知不知道,旧时番禺在咸淡水交界处,适合蚝生长,老番禺人等海水退去,就烧一壶大开水,淋向搁浅在滩涂上的生蚝,壳一开,用长筷子夹走蚝肉,留下的蚝壳层层叠叠,由此有了做建筑材料的灵感,才有了保留到现在的清代蚝壳墙;

你又知不知道,前锋大街45号民居有两进,二进到大厅前,有个“金阶石”,名字取自“皇帝从金阶登殿”,在民间建“金阶石”用大理石、红米石,特指在室内登上台阶,寓意步步高升、功成名就,只有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功名的人才有“金阶石”;

再看看这门楼上几个圆形“止洞”,原本应该上下均有,插上木条,就可以抵挡侵犯,保存巷子里的人……

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天梁谋对文化古迹的介绍,也将被现场录音,到时街坊们摇一摇就可以在页面中听“谋叔讲古”了。

梁谋在“金阶石”前介绍古人如何利用石头练功。

暖:安心在老社区里养老

惠则民安。虽然与繁华的大北路只有一路之隔,走进先锋社区却有着“与世隔绝”的安宁,老街坊悠然自得,随处可以遇到一些温暖故事。

今年80岁的喜姨住在先锋大街四巷,儿子阿文因车祸双目失明,每天的生活重担将相依为命的母子困在家里,如今,社区网格员成为了喜姨和阿文的好朋友。

榕姨今年53岁,属于低收入人群,患有鼻咽癌,因病致贫,去年暴雨水浸,家遭到大面积坍塌,她无经济能力修补,居委向街道慈善会申请拨款,协助拆除了榕姨的危房,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

芳姨今年75岁,当天她正在居民议事室讨论“是否同意居民活动中心开放时间为早上7时到晚上19时”,年轻时不敢发表意见的她想不到老了可以如此自由地表达意见……

此外,闲置多年的先锋小学旧址重新规划,改造成社区公共服务和文体活动中心,今年10月初开向社区居民开放,解决社区居民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社区居民在金鹏服务站内参加文体活动

其中的公共服务站,已整合了卫计、民政、慈善、人社和残联等5个部门共38项业务,居民在社区就可以办妥很多事,据说还将陆续整合区委组织部、区住建局、区来穗局、区农业局等部门业务下沉到公共服务站办理。

来源|羊城派
责编|崔文灿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