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二十五国汉学家暨大分享 在印度,白糖发音同中国
2018-05-12 羊城派 原创
从功夫到周易,他们越来越了解中国↓↓↓

文/羊城派记者 王倩
图/羊城派记者 汤铭明 摄
实习生 彭乐怡 通讯员 陈文举、苏运生

曾经,在很多外国人心目中,功夫、茶、熊猫、美食就代表了中国文化,但随着世界对中国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们开始关注更深层次的内涵与中国精神。“与中国结下的缘分,是我生命中最妙不可言的事情!”

身穿一袭红色短裙的月雪芳来自英国,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正在分享她的中国故事。来自25个国家的31名青年汉学家将在广东开展为期21天的研修活动,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5月12日,暨南大学举办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广州)开班仪式。来自英国、乌克兰、俄罗斯等25个国家的31名优秀青年汉学家齐聚羊城,以“开放中国,领潮广东”为主题,参加学术讲座和对外交流。

在印度,白糖的发音就是中国

5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广东省文化厅和暨南大学共同承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广州)在暨南大学开班。在开班仪式上,青年汉学家代表分享了他们各自的中国故事。

来自印度的黎明,一开口说话便赢得全场的赞叹,“中文说得太标准了。”观众感叹道。他从容地微笑,讲述他与汉学的渊源。黎明告诉大家,印度对中国的理解从古代就很特别,在印地语中,白糖这个词和中国的发音一模一样。

也许是因为有了这个甜蜜的印象,黎明对中国文化一直兴趣浓厚。现在黎明是印度古古拉特邦中央大学的第一位中文老师,他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汉学家。此次研修活动,他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华侨文化,这是他博士学习的研究方向。

而作为一名自由作家,来自英国的月雪芳希望通过小说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文化。她正在撰写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是一名苏格兰和中国的混血儿,他想回到中国寻根,于是选择到广州学习粤剧。

对于月雪芳来说,这次研修活动能让她深入了解岭南文化,为写好小说打下基础。

参加研修的青年汉学家

周易的和谐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益

为期21天的研修班将会以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学者们能多感受中国文化。据悉,除了专题讲座外,汉学家们将会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并将研修成果写成学术报告,汇编成册并集结出版。

问及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来自俄罗斯的Alex第一反应是《周易》。他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周易》中的很多内容,对当今社会还很有借鉴意义,它包含了一种和谐的思想。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根,研究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Alex说。

从1993年开始,乌克兰的亚历山大已经学习汉语15年,面对英文提问,他说:“用中文问我吧。”初识中国的亚历山大就记住了故宫,而如今,亚历山大已经走过了中国的许多城市,他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用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去定义中国文化。

据了解,除了广州,今年的青年汉学家研修活动还会在重庆、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举办,年度研修人数将超过200人。

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说道:“希望汉学家们能在此次活动中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并向家乡人民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吕航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