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
台山话为何曾被美国人视为中国"国语"?背后趣事不少!
2017-05-23 羊城派 连载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在歪果仁眼里,台山等于广东,广东等于中国

文/图 羊城派特约记者 沈卫红

在美国华人历史上,有“美国华侨半台山”之说。从Gold Run——淘金时代起,台山话一直被美国人视为中国“国语”。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在歪果仁眼里,台山等于广东,广东等于中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即中国改革开放后,大批大陆新移民涌入美利坚,华埠逐渐被普通话占领。台山话虽不像从前那么流行,却也“讲不出再见”——因为美国人已经习以为常,就好像一个人的左右手,虽然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已无感,但习惯这东西,是渗入血液里的,禀性难移。

台山国语,只有你想不到的

说起台山人讲国语,也是醉了。

2000年冬天,我第一次随代表团访问美国,当时就听说了一个真实的趣事:1980年代初,台山县的书记访问旧金山,因为是家乡来的父母官,所以旧金山的台山籍侨胞异常振奋,奔走相告,他们决定要在华文报纸上打出醒目标题欢迎老家来的大官。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那时候资讯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更何况中国才刚刚对外开放。侨胞们不知道“书记”是什么职务,也不知道书记和县长的区别,多方打听之后的结论是“书记比县长大”。于是,在旧金山《炮报》头版头条出现了这样一个特大标题:“热烈欢迎台山第一猛人”……

当时,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老侨领李斌先生还专门把这张报纸拿给我看。听他们笑谈当年情景,真叫人忍俊不禁。

当然,金山伯们还无比自豪地告诉我,以前美国人到唐人街只讲两种语言——英语和台山话,现在普通话进了唐人街而且还说普通话是中国国语,老美很不爽了:怎么中国国语变化这么大?

不管中国国语有没有变化,老美对“台山国语”还是一往情深。老美前脚进中餐馆,后脚就会深情地喊上一句“Chopsuey!Chowmein!”(炒杂碎!炒面!)他才不管餐牌上有没有“Chopsuey,Chowmein”呢!当然,厨师也会很快端上Chopsuey,Chowmein,虽然餐牌上并没有这两道菜式。

我的朋友Leo跟我讲过他的亲身经历。读大学的时候,他在台山人开的一家中餐馆里勤工俭学。有一次,一个老美点了一个炒面,他便走进厨房告诉厨师。厨师很麻利地从一个大塑料袋里抓出一把脆面,然后把炒好的杂碎盖在脆面上——一碟炒面搞掂!从广州去的Leo百思不得其解,就问同在餐馆打工的一位台山阿婶,只见阿婶诡异地笑笑,说道:“后生仔,这不是炒面,是Chowmein,呃鬼佬嘅!”阿婶还教他发音要准确。说起此事,Leo笑说永生难忘。

半唐番话,中国最早的世界语

台山有很多圩镇,赶圩市遇到熟人,见面喊“哈罗”,分手说“拜拜”,这在19世纪末的台山农村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那时候,中国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开眼看世界,更何况农村呢。

电影《让子弹飞》剧照

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因为电影《让子弹飞》火了。20世纪初,这个院子里可是个时髦的“小香港”,赶圩的人挤满了这个罗马式广场,女人们和孩子们坐在二楼看着赶圩的热闹,吃着各种西式点心,听着留声机里的“靡靡之音”。

金山伯用台山方言对英语的直接改造,慢慢形成了“半唐番”的混合语言,加上金山伯经常往来于美洲和台山之间,于是这种一半台山话一半英语的“半唐番”话,自然而然地就在台山一带农村流行开来,并且成为台山方言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才学会说话的小孩,每一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半唐番话”,不管说得准不准,反正说得都很自然,而且能熟练运用这种“半唐番”话的人,家里往往都有金山伯。

举几个例子,看看20世纪初台山农民的世界语有多直接生动:

杂货店叫——士多(Store),

面子叫——飞士(Face),

球叫——波(Ball),

球衣叫——波恤(Ballshirt),

好球叫——古波(Goodball),

冰棍叫——雪批(Pie),

饼干叫——克力架(Cracker),

奶糖叫——拖肥(Taffy),

夹克叫——机恤(Shirt),

护照叫——趴士钵(Passport),

蛋糕叫——戟(Cake),

奶油叫——忌廉(Cream),

老人叫——老缅(Old man)

对不起叫——疏哩(Sorry)........

这些杂交语言,直到今天还在粤语世界里流行着,有的甚至渗入到了普通话里。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在“小世界语”的故乡》,说的就是台山。

梅家大院里的银号

梅家大院里有几家银号,从美国加拿大寄回来的侨汇从银号里取出来,马上就可以用了。

这些银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广东侨乡非常流行,比邮政寄汇早很多,也是中国最早的“跨境邮政”商。

在台山有句俗语,出洋挣钱“第一为个口,第二为个竇”,就是说,养家和建房是台山人出洋的两个梦想。当然,当他们淘到金后,自然就有了第三个梦想:娶老婆。

所以,金山伯回乡主要为了三件事:建房屋,做生意,娶老婆。当一栋栋中西风格的碉楼和洋楼在圩镇成为流行建筑,台山乡村到处可以见到穿着西装,讲着半唐番话的金山伯,他们和家人悠闲地坐在碉楼或洋楼里,吃着雪糕、蛋糕、蛋挞这些西洋点心,听着留声机,聊着家长里短,捱世界的苦与甜……

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台山乡村。这不是传说。

自小在台山汀江圩梅家大院长大的梅老师说,他最怀念小时候的圩市,很多西洋景看,很多西洋点心吃,很多西洋玩具玩。

本文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沈卫红专属所有,欢迎转发分享,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来源|羊城派
图片|沈卫红
责编|陈慰

已有 1 个赞

最新评论

请点击右上角的「 ••• 」按钮

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分享方式~